贵阳反渗透纯水处理设备_贵州一体化净水设备生产厂家移动版

污水处理分为几级,分别有哪些处理工艺

污水处理的需求是伴随着城市的诞生而产生的。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历经数百年变迁,从更初的一级处理发展到现在的三
 
级处理,从简单的消毒沉淀到有机物去除、脱氮除磷再到深度处理回用。其中,活性污泥法的问世更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一级处理阶段
城市污水处理历史可追溯到古罗马时期,那个时期环境容量大,水体的自净能力也能够满足人类的用水需求,人们仅需考
 
虑排水问题即可。而后,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活污水通过传播细菌引发了传染病的蔓延,出于健康的考虑,人类开始对排
 
放的生活污水处进行处理。早期的处理方式采用石灰、明矾等进行沉淀或用漂白粉进行消毒。明代晚期,我国已有污水净
 
化装置。但由于当时需求性不强,我国生活污水仍以农业灌溉为主。1762年,英国开始采用石灰及金属盐类等处理城市污
 
水。
 
二级处理阶段
 
一:有机物去除工艺
1、生物膜法
十八世纪中叶,欧洲工业革命开始,其中,城市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成为去除重点。1881年,法国科学家发明了第一座生
 
物反应器,也是第一座厌氧生物处理池—moris池诞生,拉开了生物法处理污水的序幕。1893年,第一座生物滤池在英国
 
Wales投入使用,并迅速在欧洲北美等国家推广。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标准的产生。1912年,英国皇家污水处理委员会提
 
出以BOD5来评价水质的污染程度。
 
2、活性污泥法
1914年,Arden和Lokett在英国化学工学会上发表了一篇关于活性污泥法的论文,并于同年在英国曼彻斯特市开创了世界
 
上第一座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试验厂。两年后,美国正式建立了第一座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法的诞生,奠定
 
了未来100年间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的基础。
 
二:脱氮除磷工艺
20世纪50年代,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凸显,脱氮除磷成为污水处理的另一主要诉求。于是,在活性污泥法的基础上衍生出了
 
一系列的脱氮除磷工艺。
1、除磷工艺
50年代初,摄磷菌被发现并用于除磷
2、脱氮工艺
1969年,美国的Barth提出采用三段法除氮
 
三:A2O工艺
70年代,美国专家在A/O工艺的基础上,再加上除磷就成了A2O工艺(如图5)。我国1986年建厂的广州大坦沙污水处理
 
厂,采用的就是A2O工艺,当时的设计处理水量为15万吨,是当时世界上更大的采用A2O工艺的污水处理厂。
 
四:氧化沟工艺
A2O工艺是将生物处理厌氧段和好氧段进行了空间分割,而氧化沟则为封闭的沟渠型结构,结合了推流式和完全混合式活
 
性污泥法的特点,集曝气、沉淀和污泥稳定于一体。污水和活性污泥的混合液不断地循环流动,系统中能够形成好氧区和
 
缺氧区,进而实现生物脱氮除磷(如图6)。氧化沟白天进水曝气,夜间用作沉淀池。活性污泥法相比 , 其具有处理工艺及
 
构筑物简单、泥龄长、剩余污泥少且容易脱水、处理效果稳定等优势。
 
五:脱氮除磷新工艺
近几十年,能源、资源的短缺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进一步脱氮除磷及对能源节约及资源回收的需求成为了污水处理工
 
艺发展的主流方向。一批新兴脱氮除磷技术得以应用。
 
六:两段法工艺
早期的两段法只是将一套活性污泥法的两组构筑物串联,一段和二段曝气池体积相同,且多合并建设,大部分有机物在第
 
一段被吸附降解,第二段的污泥负荷很低,其出水水质要优于相同体积曝气池的单级活性污泥法
 
七:SBR工艺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工艺是在时间上将厌氧段与好氧段进行分割。20 世纪70 年代初由美国Irvine公司开发。它在流程
 
上只有一个基本单元,集调节池、曝气池和二沉池的功能于一池,进行水质水量调节、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和固液分离等
 
三级处理阶段
近十几年,随着污染加剧,水资源短缺严重,人类对水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兴起。污水处理厂
 
的侧重点不再是核算污染物的排放量,而是如何改善水质。膜技术开始显现其独特优势。二氧化氯消毒剂
生物膜技术在20世纪60-70年代,随着新型合成材料的大量涌现再次发展起来,主要工艺有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
 
触氧化、生物流化床等。目前,应用较多的膜处理技术主要有微滤(MF)、超滤(UF)、反渗透(RO)和膜生物反应器
 
(MBR)技术。本世纪初的新加坡“Newwater ”水厂就是采用在二级处理后加超滤膜及反渗透膜的方式进行再生水回用
 
处理。
文章由贵阳水处理网站原创如转载请注明出处。www.gzmmscl.com
(责任编辑:贵州名膜)